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地市 > 漯河 > 正文
世界看热讯: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“动力密码”
2023-04-14 09:10:16 来源: 漯河日报
关注河南热线


(资料图片)

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40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近百家;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1家、省级研发机构近30家、国家级孵化器1家、省级众创空间1家;科技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7.1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3亿元,年增长率30%以上,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;科技财政投入从2020年的1.4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2亿元;科技管理工作受到全省表彰,区科技局荣获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……近日,记者走进经济技术开发区(以下简称经开区),发现其科技创新成绩单沉甸甸,鼓舞人心,催人奋进。

“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是实现经开区‘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、主战场、主引擎’功能定位的关键所在。”谈及经开区如何在有限空间打造发展优势,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赵焕林坦言,作为全市产业、企业最集中的区域,推动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动力密码”就是科技创新。从强化创新政策支持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再到全方位推进创新体系建设,经开区科技创新生态持续向好,科技贡献率持续增长。经开区正一步步登上科技创新的高地,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
今年年初,经开区围绕未来产品布局、“卡脖子”技术、产学研合作、对接中原食品实验室等,谋划全年研发投入项目和增长点,出台了经开区2023年度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和实施意见。自此,一条以科技创新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清晰可见。循着这一发展路径,经开区上下正阔步前进。

强化协同攻关,搭建创新平台。围绕食品、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在产业链前端注重“引”,绘制未来食品和智能食品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图谱,持续高附加值项目的招新引强;在产业链中端突出“建”,重点引导同行业细分领域研发机构的建设;在产业链末端做好“融”,推动创新型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开放型、融合型创新联合体。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,广泛开展协同创新,建立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,激活“人民科创”技术交易市场,打造全市技术服务类平台经济的标杆。全年计划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2家、省级研发机构5家以上,力争“十四五”末省级研发机构突破50家、国家级众创空间新增1家。

贯通产学研用,培育创新主体。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扎实推进全域创新。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,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,帮助一批小微企业从“种子幼苗”长成“参天大树”,夯实全区高质量发展根基。全年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0家以上,总量接近50家。按照“管委会—重点企业—中原食品实验室”多元联动共建思路,引导各类创新主体主动对接中原食品实验室,鼓励企业聘请实验室科学家担任科研顾问,形成更加紧密的创新成果转化联盟,致力把经开区建成中原食品实验室技术问题的策源地、新技术的实验地、科研成果的转化地。

建立高效机制,优化创新环境。发挥科技政策导向作用和财政投入“四两拨千斤”作用,激发社会资本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,力争2023年研发投入增长20%以上,研发项目达680项,研发投入强度达3.5%。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,高标准建设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,引导各类科创平台加强成果转化,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和技术研发需求库,发挥成果转化的杠杆效应,为漯河乃至全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经开区已经吹响创新发展号角。经开区将集全区之力,聚焦科技创新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
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鹤琦

通讯员 胡青青

责任编辑:hN_14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