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地市 > 漯河 > 正文
每日播报!漯河:抗旱保秋中的科技力量
2022-08-23 08:39:59 来源: 漯河日报
关注河南热线

今年夏季,我市连续高温少雨,农田旱情快速蔓延,抗旱保秋成为当务之急。8月22日,记者在舞阳县走访时看到,田间到处都有农民抗旱浇水的身影。

用5G技术浇地更方便

8月22日上午,我市依然处于高温酷热之中。在舞阳县马村乡的晟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种植基地,记者看到,几十个高压喷头旋转着喷射出十多米长的“雨带”,100多亩有机花生生机勃勃。20分钟后,晟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振兴来到地头,用手机控制,将高压喷头关闭。“目前,花生处于下针期,不能浇水过多。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就行了。”朱振兴说,当前,花生田虽然干旱,但也要根据墒情合理灌溉。

“要不是我们安装的这套喷灌设备,花生根本长不了这么好。”朱振兴说,去年,公司引进“5G数字农场”控制系统,在400多亩农田安装了喷灌设备。截至目前,这片花生已经浇了3遍水。用喷灌的方式浇水,除了能保持墒情,还能降低花生田的温度,减少病虫害,增加花生产量。


【资料图】

“5G数字农场”控制系统既能精准控制施肥量和浇水量,又能控制农机进行无人驾驶播种和收获。朱振兴说,目前,他们正在调试农机,为秋收做准备。

“去年,引进‘5G数字农场’控制系统后,我们就收获颇丰,试验田小麦产量达2080斤、大田小麦产量达1500斤。”朱振兴说,现在种田,不能靠天吃饭,要相信科学。科学种田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,又提高了效率和产量。

通过滴灌技术尝到甜头

在舞阳县1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,种植大户闫跃东看着长势良好的300亩玉米,满面笑容。浇这300亩玉米使用的是滴灌技术。

记者看到,采用滴灌技术浇灌的玉米,长势明显比周边玉米好。

闫跃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,进行玉米密植高产水肥一体化栽培实验。300亩玉米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、合理密植栽培、全程机械化绿色智能生产等技术。

“滴灌管网在播种时用机械设备进行铺设,很方便,每亩地成本约100元,能浇水还能施肥,相比其他灌溉方式,既节水又省时省力。”闫跃东算了一笔账,虽然今年长时间干旱,但试验田的玉米亩产还能达到1500斤。如果所有田地都用上滴灌设备,每亩至少增产200斤。

舞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周春玲说,玉米在生长中期需要大量的水,目前已经浇了三遍水,但不少地块玉米长势不好。这和浇灌方式有很大关系。采用滴灌管网的,玉米生育期明显提前,株高、叶片长势旺盛,目前已经达到灌浆中期。采用其他灌溉方式的,玉米还处于扬花期。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值得推广。

多措并举缓解旱情

记者在舞阳县采访时看到,种植户们用各种设备对秋季作物进行灌溉。在舞阳县姜店乡,不少种植户在用绞盘式喷灌机。这种设备移动灵活, 一人就能操作,非常方便实用。

为了减轻干旱对秋季作物的影响,舞阳县多措并举,广泛开辟水源,将沙河、澧河、泥河的水通过提灌站引入农田灌溉沟渠。舞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下沉一线,积极指导群众采取浇水、喷水等措施,降低田间温度、增加空气湿度,调节田间小气候。除此之外,舞阳县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各方力量,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,共同抗旱保秋。

今年,舞阳县秋季作物播种总面积为76.02万亩,受旱面积达21.36万亩。8月15日以来,舞阳县累计灌溉32.404万亩次。目前,抗旱工作正在有序推进。

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光

责任编辑:hN_2307